CoinVoice:多个知名公链代币被SEC认定为证券,ICP也在列,对此你们有什么回应?
Herbert:我们有篇Medium的文章专门回应这个话题。
我们对SEC把ICP列为证券这件事感到意外和失望。我们不认同SEC的看法,我们不认为ICP属于证券。ICP是互联网计算机的功能型代币。互联网计算机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底层技术协议和基础设施网络。DFINITY基金会是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开源技术代码的主要开发者。DFINITY是一个总部在瑞士的非盈利组织,不获取商业收入,除了为互联网计算机贡献代码,还为生态里的其他开发者和参与者提供辅助。
DFINITY基金会受到瑞士法律的管辖和制约。DFINITY在瑞士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技术组织,招募了很多来自IBM,Google的一流科学家和工程师。我们的R&D研发团队在行业里被广泛公认是实力最强的团队之一。在瑞士,ICP被监管机构归属为一种功能性代币,我们也一直严格遵守当地的法规,确保ICP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行使自己的功能。我们也并不认为现有的法律会把ICP在美国规定为是一种证券。
SEC关于Coinbase的诉讼里包括了几个对ICP错误的观点,譬如,“DFINITY宣传自己会销毁ICP来支持ICP的价格“。DFINITY从来没有销毁过ICP代币,而且从来没有宣传自己会计划这么做。
CoinVoice:DFINITY 创始人表示,DFINITY 未来可能入驻香港数码港,背后有什么用意?
Herbert:DFINITY的创始人Dominic Williams (“Dom”) 在四月份来到香港,受邀参加Hashkey Group举办的Web3 Festival,在Day 1的主讲台上做了主题演讲,分享互联网计算机主网上线两年以来获得的蓬勃发展,ICP生态呈现的百花齐放的下一代Web3产品,以及激动人心的ICP发展蓝图。在L1公链的几位OG创始人里面,Dom应该是唯一当时来到香港的。DFINITY亚太团队为Dom在香港的这几天密集安排了跟华语IC社区主要开发者,社区领袖,投资机构,以及香港政府高管的会面。Dom对香港的印象非常好,深刻的感受到了亚洲华人社区对互联网计算机的巨大热情和殷切的期待。
在这种氛围的鼓舞下,Dom提出了一个成立”ICP亚太联盟“的想法,响应港府去年10月提出的把香港打造成亚洲Web3中心的号召,以香港为基地,进一步扩展ICP生态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到互联网计算机的阵营。这个ICP亚太联盟将会跟香港的多家投资机构,Web3社区,开发者团队,香港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孵化器等生态参与方展开广泛的多边合作。
Dom的这个想法体现了DFINITY基金会对亚太社区的高度重视。DFINITY基金会虽然总部设立在瑞士,270人的全球团队里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国,但是跟亚洲有很深的渊源。早期的联合创始人Dom Ding来自中国,后来在硅谷遇到Dom,通过自己的孵化器Spring Labs孵化了DFINITY。DFINITY在成立初期,就得到了一众最具影响力的亚洲投资机构的鼎力支持 - Hashkey Group, Fenbushi Capital, SNZ Capital, 真格基金,Amino Capital,安密资本等多家机构的天使投资。正是有这批独具慧眼的亚洲投资机构的早期价值发现,才有了后来的硅谷顶流VC a16z和Polychain的投资和众多国际投资机构的认可。
两年前ICP的主网成功上线后,DFINITY成立了亚太团队,从此开始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华人社区深耕生态发展的各种机遇和途径,走出了一条跟欧美社区相比独具特色的发展路线。DFINITY连续两年成为万向区块链集团每年一度举办的行业盛会 - 上海区块链全球峰会的独家钻石赞助商,邀请Dom在大会上做主题演讲,大会期间在上海举办了盛况空前的ICP开发者线下聚会,重新跟中国最硬核的一批开发者,跟早期投资人群体,跟行业里各大社区,以及多家生态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DFINITY跟万向还合作了一个IC孵化营,孵化了10家颇具潜力的早期创业公司,其中的Dmail, Relation Labs和AstroX陆续成功融资,充分利用ICP独特的技术,在产品落地,用户积累和海外扩展上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亚太团队和社区领袖们的精诚合作下,ICP亚太区项目的数量和影响力稳步提高,从最初在全球生态里10%的份额提升到近40%。
香港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香港的科技园到深圳口岸只需要30分钟,深圳乃至大陆其他城市的开发者来到香港非常便捷,当天内往返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工作常态。香港的国际化环境跟大陆科技人才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作为一家偏技术研发型的L1基金会,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点。DFINITY希望通过香港现在对Web3的各种政策以及资源的支持,更好地赋能华人开发者,吸引他们来香港创业。在这里他们可以充分利用ICP集账本,算力,存储三位一体的全球独家的全栈架构,在香港积极进取的创业氛围中,对接国际资本和客户,创建可以产生真正价值的Web3应用。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在金融这个区块链传统领域之外,走出更多的范式,为整个Web3行业和香港经济,摸索出一条破圈转型之路。
CoinVoice:之前ICP价格的操纵导致生态破坏,如何看待新周期中ICP的发展潜力?
Herbert:关于ICP主网上线后如何遭到FTX的价格操控,详情可见2022年6月9日由Cryptoleaks披露的长文”ICP价格是在FTX上被幕后黑手操纵的吗?”。DFINITY的创始人Dom在2022年7月7日就在推特上指出了FTX创始人SBF需要为此负责 - 那个时候,SBF的势力如日中天,还在行业里扮演白衣骑士,四处收购快要崩盘倒闭的公司。FTX自己的崩盘在2022年11月才出现迹象,大量的用户发现自己资产被FTX/SBF挪用后,才逐渐看清SBF的真正面目。SBF自己2023年1月3日在巴哈马被拘捕并引渡到美国,面对一系列刑事罪名的指控。现在行业的舆论一边倒,大家纷纷指责SBF和FTX团队当年是如何横行无忌,行事不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早几个月听一听Dom的声音,或许就会更早看清这一切?
ICP的价格开始下跌后,很多投资人对ICP生态的信心受到影响。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理解 - 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基金会自己也是受害者。一部分投资人,了解我们团队,知道我们有苦难言。他们继续支持我们,跟我们在行业活动中合作,投资我们生态里的初创企业。有不少投资人,因为曾经受过伤,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态,这是非常可惜的。在区块链行业,很多项目公司跑路,辜负投资人和开发者社区的信任,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每天都在上演。看一个团队是不是有这种倾向,其实很简单 - 就是看他们是不是在认真做事情,是不是在顶着行业的嘲讽和攻击,继续走自己的路,持续地开发产品,还是逐渐就销声匿迹,躺平摸鱼。
ICP自从2021年5月10日主网上线后,ICP协议经历了140多次的升级,这在行业里是难以想象的 - 其他的L1区块链一年内有2-3次升级就不错了。在Electric Capital于2023年1月17日发布的 “2022年度开发者报告”里,ICP生态的全职开发者活动相比2021年增长了94%,在行业一线的大生态里(起码拥有100名义上的全职开发者),这是排名第二的年度增长率;如果包括兼职开发者的话,ICP整体的开发者活动在2022年增长了48%,在一线的生态里(拥有300名以上的开发者)排名第三。从2018年到2022年间,全职开发者在ICP里的人数增长了40倍,而ICP主网上线就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 这说明ICP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达到甚至超越了行业里大多数其他公链生态的水平。
开发者是这个科技行业的未来叙事的编写者。相对于投资人群体而言,他们看问题更加简单直接,一个没有竞争力的技术生态,是无法持续地吸引开发者加入的。那么,开发者在ICP上看到了什么呢?他们的视野,将会折射出ICP什么样的发展潜力,值得大家关注呢?
我觉得,第一,大家看到了DFINITY基金会的倔强和坚毅。作为ICP主网协议主要的开发者,DFINITY基金会的性格和文化,对ICP的生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不怕被人误解,不愿随大流,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DFINITY是一家非常偏技术型的基金会,我们大部分的员工都是R&D,Dom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R&D工程师一起专研技术,在参加行业里各大活动演讲的空余跟世界各地的开发者交流想法,了解他们在做什么。有的生态擅长做BD,有的生态擅长做营销,有的生态擅长做产品迭代,有的生态擅长融资。ICP的生态,擅长开发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我们生态的人数可能未必比得过其他几家,但是我们的开发者,不管是DFINITY基金会内部的还是社区里依然坚守下来的,都是行业里最硬核的一批人,这是我们的基因。我们也许做其他方面不是最丝滑的,经常还有一点尬,但是,我们对自己的技术,拥有无以伦比的信心。在我们这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行业里,哪一种特性的生态可以走到最后,还难以定论。但我们相信自己的路线,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不管是开发者还是投资人,也逐渐看到了我们的诚意和决心,加入到我们的阵营中。看短期2-3年内的行业趋势,似乎很不确定,还是个雾色苍茫的时刻。但如果放远视角,看未来15-20年的互联网发展的话,推演终极结局,也并没有那么难。Dom在2021年1月6日发布超长文章,“互联网计算机的20年路线图”,值得一读。我以前在GE (通用电气)里做资本业务部门的CFO,回国后在多家创业公司里担任CFO和CEO,写过看过无数商业计划书,后来在AWS负责大中华区的初创企业事业部,参与AWS全球Startup战略手册的编写。我从来没见过20年的规划,而且,也从来没见过有团队可以在前几年竟然一步步把这个野心勃勃的规划几乎都实现了,直到我加入了DFINITY。
第二,大家看到了ICP技术卓尔不群的地方,能在ICP上做出在其他任何技术平台无法实现的场景和产品。区块链行业里,太多的公链在做重复的工作,都是希望自己做得比以太坊在某个方面好一点,然后大肆宣传,上一波热搜,吸引同样的一群开发者蜂涌而至,把同样的金融产品,在不同的链上再做一遍,再多拿一家基金会的grant。这么几年折腾下来,大家也该累了吧。如果区块链不能走出金融行业的话,是无法破圈的。如果大家只是不断地重复以太坊的叙事,希望在以太坊下一个升级之前自己先打个补丁卖个L1或者L2的故事圈一把钱,并不能解决现在行业无法被大众互联网用户接受的尴尬局面。ICP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运行网络应用前端的区块链网络 - 也就是说,一个网站,一个互联网服务,一个SaaS产品,它的前端和后端都可以运行在ICP的容器型智能合约里。以太坊体系的Solidity合约只不过是做到分布式的账本,定义数字资产的所有权而已,它独一无二的原子性的确带来各种高效的交易,但这些玩法仍然跳不出华尔街所擅长的传统金融投资的范畴。ICP的智能合约可以提供不光是分布式的账本(并把数据隐私权归还到开发者手里),还有分布式的算力和数据存储。ICP更像是一个去中心化的AWS,它的天花板,是整个目前云计算行业譬如AWS, GCP, Azure,阿里云,腾讯云所看重的IT基础设施行业,一个每年4万亿美元的市场。甚至可以说,就连AWS的版图都无法限定ICP的边界 - AWS是IaaS (Infrastructure-as-as-Service)的领头羊,广袤的PaaS (Platform-as-a-Service) 和百家争鸣的SaaS (Software-as-a-Service)市场是AWS难以插手的。ICP的主网协议其实就已经包括了IaaS和PaaS,而SaaS这个层面未来的繁荣和百花齐放都将通过ICP代币经济里的cycles燃烧机制跟ICP的价值直接挂钩,这是crypto行业独特的魅力,是Web2大厂永远无法企及的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CoinVoice:未来多链格局下,ICP生态如何布局?有哪些值得期待?
Herbert:大家都在谈多链。多链的格局,比较符合这个行业潮起潮落,此起彼伏的特点,也比较容易让大多数人接受。关键的问题是,未来将会有多少家公链。我并不认为这个数字会太大 - 几十上百家跟以太坊看起来没什么本质区别的公链彼此之间不会有什么竞争力,开发者,投资人和用户很快就会厌倦掉。作为数字资产,有比特币就可以了;做金融资产,以太坊目前的地位也难以撼动。在应用链里,特定垂直领域里的公链有几家,但是他们如果不能解决一个开发者做一个网络应用所需要的全部模块的话,就必须得依赖中心化的跨链桥或者某些中心化的服务器 - 这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已经无需再论证,只不过这个行业里大家不愿意正面提这个尴尬的话题而已。
ICP是行业里唯一的一家通用型应用链,可以直接部署一个完整网络应用所需要的全家桶服务,完全不依赖中心化云服务的服务器。应用型L1区块链跟云计算行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小而美的商业模型是无法存在下去的。要么就不做,把这个机会拱手让给行业资金实力雄厚的巨头或者技术能力最强的选手(阿里云一直到2021年还在抄袭AWS的技术文档,经常在开发者社区里闹出笑话),要做就得做全家桶服务,把TCP/IP跟最终用户之间所有的技术全部都实现,全部抽象化出来。其他的公链把以太坊和ICP的白皮书(行业里让大家焦头烂额的sharding问题,在ICP两年前主网上线的时候就通过subnet解决了)借鉴一下,平均两年就上线一个L1或者L2。为什么可以这么“敏捷开发”?因为没有什么真正的技术沉淀,只不过做一些以太坊的修补而已。DFINITY基金会从2016年10月成立,花了五年时间直到2021年5月才上线ICP,因为重写互联网底层协议太难了,需要解决太多的技术难题,牵一发则动全身。
我觉得,金融投资的叙事已经呈现疲态,市场终究会回归到本质,开始关注互联网底层基础设施服务。ICP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甚至孤独的路径,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唯一可以持续走下去,而且值得走下去的路。这条泥泞小径一旦走出来,将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平坦。过去两年,ICP主网没有一次宕机,其中虽然经历过几次NFT热潮和公募所引发的网络拥堵和性能下降,但主网都挺过来了,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主网抗压能力越来越强。经过这两年的磨炼,ICP网络的各项性能指标稳步上升,跟区块链同行完全不在一个维度的级别上。存储1GB/年的数据,在以太坊上需要1500万美元,Solana上需要4万8千美元,ICP上需要5美元。ICP上的数据传输成本是AWS的七分之一。ICP每秒可以处理的交易量是4千次以上,而以太坊是二位数。
在多链的格局下,一家公链只有提供与众不同的价值,让开发者可以做到在其他任何技术栈无法实现的场景,才有存在的价值。很多开发者团队已经利用ICP技术的特点,在金融,社交,生产力工具,游戏,人工智能这六大赛道初露头角。IC Lighthouse是世界上第一家从前端到后端100%都部署在区块链上的crypto交易平台,完全用DFINITY自创的Motoko语言写就。用户再不用担心自己的资产被中心化平台挪用,出现FTX这样的丑闻。Hot or Not 把短视频的抖音模式搬到了IC上,利用Web3独特的代币经济来激发消极用户的积极性。Mora彻底改写了内容创作者和用户以及平台之间的关系,让内容创作者可以真正100%拥有所有自己输出的内容和获取粉丝,完全独立于前端平台。Dmail做到了在ICP网络上直接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直接挑战高度中心化和毫不顾忌用户隐私的Gmail,上线以来达到了3万日活用户和30万总用户,还成为Worldcoin的合作伙伴,涨势惊人。Cubetopia在ICP上构建了一个“我的世界”,完全不需依赖AWS这样的中心化服务器,证明哪怕是游戏,完全可以做到前后端100%上链,让游戏玩家真正拥有自己的资产。最近在ICP生态引起多方热议的EMC团队即将在ICP主网上线一个AI算力的交易平台,逐步在ICP上部署AIGC的应用,将自己已有的上万名开发者社区带入ICP。
未来6-12个月ICP生态里的优秀项目将会越来越多。我以前在AWS的团队每年引入两千多家中国最火的初创企业加入AWS生态,他们中的大约1-5%后来成为独角兽企业,重塑了多个行业格局。ICP生态相比之下还在早期,但是我觉得,Web3生态里的这些早期公司具有更强的颠覆性,蕴含了更加强劲的势能。他们如果不打破现有巨头对用户数据的垄断和侵占,不打破Web2大厂对用户无止境的价值压榨,不突破传统互联网越来越缺乏想象力的使用场景,就难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一旦他们可以成功突围,将带来第三代互联网自下而上真正的革命,重新解构生产关系和资源的分配,成为新一代的独角兽。
CoinVoice:未来如何看待与其他公链的竞争和合作?
Herbert:ICP独树一帜的技术使得ICP非常适合跟其他公链合作。今年年初我们的R&D团队完成了社区翘首以待的BTC-ICP集成,利用链钥密码学技术,在不需要中心化的跨链桥的情况下,实现了ICP主网上的智能合约和BTC主网之间的互通。这项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ICP的智能合约来控制BTC钱包,实际上赋予了比特币网络智能合约的功能,而且,速度会快很多,成本低很多。其他公链跟BTC想合作,都是依赖各种中心化的跨链桥。中心化的跨链桥必不长久,因为它们都依赖某个具有管理员权限的个人。DFINITY开发的这套开源协议,通过密码学在技术层面解决了人的问题,这是行业里一个极有颠覆新的创新。DFINITY基金会还做了一个叫做ckBTC的代币,跟BTC是1:1的关系,用户用ckBTC,可以直接在ICP主网上交易,不需要收到BTC网络的延迟和日益高涨的交易费的限制。而且,ckBTC启用了KYT (know-your-transaction)来屏蔽黑比特币,确保在ckBTC上交易的钱包地址都可以到传统金融机构的认可。
过去几个月BTC社区大火,很多开发者都因为Ordinal和BRC-20的的火爆进入Web3,开始做BTC的应用开发。BTC自身的开发语言非常简单,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但如果跟ICP公链上业界最先进的容器型智能合约相结合的话,则可开创几乎无限的想象空间和使用场景。譬如,大家不再需要在BTC网络上通过自己的钱包来交易Ordinal,而是可以用ICP网络上的一个容器型智能合约来控制拥有Ordinal的BTC钱包地址,然后在ICP网络上跟对方交易容器就可以了 - 交换ICP容器的成本是0.04美分,最后达到一样的实际效果。现在BTC社区里踌躇满志的新一代开发者很多来自Web2,他们既然来到Web3,希望可以找到正统的叙事,投身入一个时代的洪流中。在区块链行业,BTC是最正统的叙事。以太坊生态里已经山头林立,对于新入局的开发者来说,找到好机会并不容易,不是因为技术的问题,而是因为生态里的资源已经被几年前入行的人垄断了。在这种情况下,BTC-ICP的强强联手,给注重技术的开发者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书写新一轮叙事的机会。DFINITY基金会刚刚跟Encode合作了一个BTC-ICP集成的黑客松,上百个团队踊跃报名,最后的Demo Day的名单在这里可以看到,https://mp.weixin.qq.com/s/qHEA6cN1Pf2xsuPojSqtxQ 。
除了BTC,ICP生态也在积极接触以太坊生态的开发者。几年前Vitalik提出了“世界计算机”的愿景后,限于以太坊自身的技术条件,一直难以实现。ICP集账本,算力,存储三位一体的技术栈,为实现这个宏远的目标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土壤。DFINITY基金会的R&D团队,以及社区里技术能力强的团队,譬如IC Lighthouse和Bitfinity,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ETH-ICP的集成。这个路线图功能一旦落地,IC网络就可以兼容以太坊ERC-20和ERC-721的协议,可以引入稳定币,可以使得ETH和ICP的TVL开始流通,甚至可以兼容EVM,大大降低以太坊生态里的开发者进入IC生态的门槛。Bitfinity团队已经成功地在IC上的容器里部署了EVM,可以实现以太坊L1和各种L2同样的功能,但是共识和安全机制依托在ICP L1,从而做到大幅度加快共识速度而且降低交易成本。DFINITY基金会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Dom这几天正在巴黎参加ETH Paris。DFINITY最近密集地参加了一系列以太坊生态的活动,从美国丹佛到黑山再到巴黎,就是希望更多的开发者可以接触到ICP与众不同的跨链技术。
CoinVoice:ICP的技术实力和它受到的关注度不成比例,为什么会这样?
Herbert:的确,这是一个困扰了IC社区很久的问题。ICP的白皮书和过去两年主网上线后随着路线图功能逐步落地展露的超强技术实力跟它在媒体和投资人圈子里获得的关注度不成比例,投资人很少公开地谈到ICP,这对我们发展开发者生态是个不小的挑战。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很多资本方已经重度押宝泛以太坊生态,而ICP技术是如此超前行业,她的存在对很多其他技术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如果他们希望跟上ICP的研发进度。譬如行业里让大家碎碎念的sharding,在ICP主网两年前上线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我们称作“子网” (Subnet),后来有些同行业也把名词从sharding改为子网。现在ICP上有36个子网,在横向扩容方面没有限制。如果网络需要更多的算力和存储资源,就设立更多的子网。同一个子网内的智能合约,跨越不同子网之间的智能合约,都可以以actor模式互相通信。有的做数据存储的公链,几个月前宣布智能合约终于上线了 - ICP两年前主网上线时就有了完整的智能合约,而且功能远超以太坊。
ICP的技术跟传统区块链的区别太大了,她其实更像一个去中心化的AWS,她的功能远远超越了传统一个L1公链的范畴。传统公链基本活在以太坊的叙事里,仅仅提供分布式的账本,然后大家心照不宣地默默地把数据和节点放在AWS上,对外宣传的时候把Web3的姿态拉满 - 虽然从数据主权到社区自治,无不依赖中心化的服务和具备root权限的管理员。而ICP除了账本,还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算力和数据存储,从互联网最底层的协议层面彻底改写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对于很多区块链的OG来说,理解这一点其实是颇有认知障碍的,而且,这意味着大家得推翻自己原有的投资策略,需要很多勇气。承认ICP的技术优越性将不可避免地得出一个结论 - 就是行业里大部分的公链其实提供的价值很有限,大多数在做以太坊L1的修补工作,最后难免成为资本游戏的一个速跑版。
第二是ICP的技术过于独特,提出了很多跟以太坊非常不一样的技术概念,对开发者和行业分析师来说,如果没有Web2领域对云计算一整套的深刻理解,仅仅只是知道Solidity合约的话,实际是无法理解ICP的巨大威力的,甚至无法理解ICP的智能合约为什么被称作”容器“ - 而这个名字对云计算行业的开发者来说就很容易理解 - 容器就是一个轻量级的docker。ICP的智能合约,其实更偏向于是一种actor程序。这种影响就是很多行业分析公司,不管是Messari还是DeFi Llama, 因为看不懂ICP而自动把ICP的统计数据排除在外,这非常影响ICP技术的传播。譬如,DeFi Llama在计算各大公链的TVL时候,仅仅只是统计了IC生态里的一家DEX Sonic的百万美元级别的TVL。可是,在ICP公链的NNS(Network Nervous System, or 网络神经系统)上,质押了14亿美元的资产。这部分资产,足以使ICP位列TVL最高的几家公链生态之一。ICP上的节点没有质押ICP挖矿的概念,所以很多统计公司就不把NNS上的资产纳入到行业数据里,这对ICP是非常不公平的。那为什么ICP上没有挖矿的概念呢?因为ICP节点的准入机制既不是耗费能源的PoW(BTC),也不是高度中心化资金高度集中的PoS(ETH 2.0),而是PoUW - Proof of Useful Work,也就是说,ICP网络通过NNS这个高度智能和自动化的DAO来根据节点提供的算力资源来支付节点。这是一个云计算服务的概念,在互联网和整个科技行业在过去的十五年已经是从政府到企业用户都认可的资源分配方式,但恰恰跟区块链行业熟悉的资本盘概念格格不入。
第三是DFINITY基金会自身也在市场推广的策略上做过各种尝试,试过各种路线和定位。这也的确给开发者社区和投资人群体造成了不小的迷惑。我们是一个不大的团队,全球不到三百人,主要员工完全以技术研发背景为主,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在撬动整个互联网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和前提条件,不光在颠覆区块链,还在颠覆中心化的云计算行业。我们在走一条从来没人人走过的路,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剧本怎么去演绎,这个剧本从来就不存在,所以,也请大家谅解我们的青涩和天真。我从GE Capital时代到AWS时代,经历了Web1到Web2的各大潮流和风口,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比ICP更为激动人心的愿景和如此野心勃勃的项目。她的尴尬和偶然的不知所措,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她收到如此经常性的攻击,嘲讽和忽略,放眼过去三十年,也并非没有先例。乔布斯1997年重返苹果,和马斯克在2008年推出第一代特斯拉跑车,都跟现在ICP处于的情景有很多类似地方。三家公司(ICP不是公司而是一个生态,但我们姑且这么称呼,方便比较)都显得非常离经叛道,完全背离当时行业主流叙事。具体地说,第一,都是坚定地走一站式垂直整合的路线(全栈式技术),而当时行业都是走横向联合互相兼容的风范(各种跨链多链。);第二,做出的第一代产品都是面对小众,但是都是最硬核,最有情怀的小众客户;第三,企业风格都偏向内敛或者保守,跟行业其他从业者颇为不同。领导人的风格也令人侧目,相当地特立独行。当然,最大的共同点,则是前两家公司都彻底颠覆了整个行业,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创新革命,至今方兴未艾。这也是DFINITY基金会和ICP生态的使命。我坚信,有价值的技术自然会找到同道中人。随着AI的崛起,如何将最强大的机器推理和数据收集部署在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平台,利用去中心化DAO的方式来管理,实现用户真正的数据主权,很可能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主流叙事。在这一场科技革命中,整个互联网科技行业最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协议ICP将会承担重要的角色,起到几乎无可替代的作用。谢谢大家的关注。